随着大樱桃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消费者对樱桃品质的要求越来愈高,病害防治的难度的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在此我隆重推荐诸侯快讯0k1188的纯生物杀菌剂4%农抗120水剂,希望能给果农朋友带来惊喜!
大樱桃褐腐病
主要为害叶、果。叶片染病,多发生在展叶期的叶片上,初在病部表面现不明显褐斑,后扩及全叶,上生灰白色粉状物。嫩果染病,表面初现褐色病斑,后扩及全果,致果实收缩,成为灰白色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病果多悬挂在树梢上,成为僵果。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病果中越冬,翌年4月,从菌核上生出子囊盘,形成子囊孢子,进行广泛传播。落花后遇雨或湿度大易发病。
防治方法:樱桃园通风透光,避免湿气滞留。开花期至果实膨大期棚内相对湿度控制在60%左右。开花前或落果后喷4%农抗120水剂600-800倍,隔15天1次,直至收获。
大樱桃枝枯病
江苏、浙江、山东、河北樱桃产区均有发生,造成枝条大量枯死,影响树势。皮部松弛稍皱缩,上生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粗枝染病病部四周略隆起,中央凹陷,呈纵向开裂似开花馒头状,严重时木质部露出,病部生浅褐色隆起斑点,常分泌树脂状物。
病菌以子座或菌丝体在病部组织内越冬,条件适宜时产生大量两型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入枝条,后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致该病不断扩展。3~4年生樱桃树受害重。
防治方法:抽芽前喷1:1:100倍式波尔多液,4~6月主干和枝杈喷洒腐烂立克50倍液,或直接原液涂抹病斑部。
大樱桃疮痂病
樱桃疮痂病又称樱桃黑星病。主要为害果实,也为害枝条和叶片。果实染病初生暗褐色圆斑,大小2~3(mm),后变黑褐色至黑色,略凹陷,一般不深入果肉,湿度大时病部长出黑霉,病斑常融合,有时1个果实上多达几十个。叶片染病生多角形灰绿色斑,后病部干枯脱落或穿孔。
病菌主要以菌丝在病枝梢上越冬,翌年4~5月气温高于10℃产生分生孢子,适温为20~28℃,适宜相对湿度为80%以上,病菌直接侵入果实的,经20~70天潜育,于6月开始发病,7~8月进入发病盛期。春、夏多雨潮湿易发病,桃园低洼、湿气滞留、栽植过密不通风发病重。晚熟品种常较早熟品种发病重。
防治方法:桃树发芽前喷80%五氯酚钠250倍液。落花后15天,喷洒4%农抗120水剂600-800倍,隔15天1次,防至7月份即可。
大樱桃黑色轮纹病
主要为害叶片。初生褐色小斑,圆形至不规则形,后变茶褐色,轮纹状,直径10mm左右,上生黑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该病原菌是一种弱寄生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在病叶等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春季气温回升,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后在病斑上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病菌生长适温25℃左右,能够穿透寄主表皮侵入。缺少肥料,生长势衰弱,伤口多易发病;树冠茂密,通风透光较差,地势低洼发病重。
防治方法:发病前喷洒4%农抗129水剂600-800倍,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大樱桃褐斑穿孔病
主要为害叶片和新梢。叶上病斑圆形或近圆形,略带轮纹,大小1~4mm,中央灰褐色,边缘紫褐色,病部生灰褐色小霉点,后期散生的病斑多穿孔、脱落。造成落叶。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落叶上或枝梢病组织内越冬,也可以子囊壳越冬,翌春产生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气流传播。6月开始发病,8~9月进入发病盛期。温暖、多雨的条件易发病。树势衰弱、湿气滞留或夏季干旱发病重。
防治方法:展叶后及时喷洒1:1:200倍式波尔多液或4%农抗120水剂600-800倍或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8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