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农抗120水剂和3%多抗霉素WP防治小麦锈病和增产效果试验报告
一、试验目的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安全生产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通过本田间试验,掌握生物农药4%农抗120水剂和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最佳田间使用剂量和对作物的影响,以达到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为目的,为生产绿色无公害和有机小麦的防病、高产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田的选择
试验分为水地麦田和旱地麦田:水地麦田设在蒲城县陈庄镇东鲁村,该地块地势平坦,灌溉方便,肥力中等,土质为壤土,机播,种植品种为小偃22;旱地麦田设在蒲城县罕井镇,该地块地势平坦,种植期间未进行灌溉,肥力中等,土质为壤土,机播,种植品种为晋麦47。
(二)试验设计
试验药剂为4%农抗120水剂(诸侯快讯0k1188);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诸侯快讯0k1188);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江苏建农农药化工有限公司,对照)。
该试验共设8个处理(见表一),每小区面积15㎡(3m×5m),小区间清除1行小麦作为隔离带。重复4次。
表一 试验处理及施药量
处理编号 |
药剂 |
施药剂量(倍数) |
对水量(L/15㎡) |
一 |
4%农抗120水剂 |
400 |
1.5 |
二 |
4%农抗120水剂 |
500 |
1.5 |
三 |
4%农抗120水剂 |
600 |
1.5 |
四 |
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 |
400 |
1.5 |
五 |
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 |
500 |
1.5 |
六 |
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 |
600 |
1.5 |
七 |
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
500 |
1.5 |
八 |
清水对照 |
— |
1.5 |
(三)施药时间及次数
水地麦田施药时间:4月21日(拔节期末)、4月28日(抽穗期)、5月9日(扬花末期)共3次;
旱地麦田施药时间:4月22日(拔节中期)、4月29日(孕穗期)、5月16日(扬花末期)共3次。
(四)测定指标与方法
小麦病害调查采用小区五点取样调查,小麦锈病病害分级标准按国标。小区内采用五点取样法,每点调查1米/行内小麦每株上部三片叶的病害情况。首次施药前调查发病情况,以后每次喷药前进行调查。
估产方法为小区对角线取样,每点取1米/长,调查穗数、穗粒数及千粒重。
三、结果与分析
(一)病害情况
1、首次施药前两块试验田均没有锈病发生。
2、水地麦田由所选试验田无病害发生;旱地不但有锈病发生,而且还有小麦白粉病严重发生。
表二 旱地麦田叶锈病情指数统计表
处理 |
重复一 |
重复二 |
重复三 |
重复四 |
平均 |
防效(%) |
一 |
37.18 |
32.74 |
32.15 |
42.81 |
36.22 |
10.94 |
二 |
30.96 |
30.22 |
31.55 |
33.93 |
31.67 |
22.13 |
三 |
41.93 |
35.70 |
33.63 |
36.00 |
36.81 |
9.49 |
四 |
35.70 |
31.26 |
35.70 |
29.78 |
33.11 |
18.59 |
五 |
39.85 |
30.66 |
32.00 |
34.82 |
34.33 |
15.59 |
六 |
30.96 |
33.34 |
29.78 |
31.85 |
31.48 |
22.60 |
七 |
7.11 |
3.85 |
3.70 |
2.37 |
4.26 |
89.53 |
八 |
42.22 |
40.45 |
37.48 |
42.52 |
40.67 |
— |
由上表可以看出:防治效果最好的是处理七(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0倍),防效达到89.53%,其他处理仿效均不显著,同时有小麦白粉病严重发生。
(二)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表三 水地麦田增产统计表
处理 |
千粒重(g) |
穗粒数 |
每小区穗数(15㎡) |
每小区产量(g/15㎡) |
平均增产幅度(%) |
一 |
42.00 |
38.09 |
5485.00 |
8791.48 |
16.46 |
二 |
42.23 |
37.41 |
5425.00 |
8565.95 |
13.72 |
三 |
42.30 |
34.60 |
5370.00 |
7844.60 |
4.45 |
四 |
43.47 |
34.52 |
5640.00 |
8466.68 |
12.71 |
五 |
42.13 |
36.21 |
5650.00 |
8624.03 |
14.64 |
六 |
41.53 |
34.91 |
5700.00 |
8259.23 |
9.34 |
七 |
43.00 |
34.21 |
5425.00 |
7978.30 |
5.44 |
八 |
41.47 |
35.20 |
5215.00 |
7581.15 |
0.00 |
由表三可以看出:增长作用最明显的有4%农抗120水剂400倍,增产16.46%;3%多抗霉素WP500倍,增产14.64%;对照药剂15%三唑酮WP 500倍增长效果不明显。水田没有受到病害影响。
表四 旱地麦田增产统计表
处理 |
千粒重(g) |
穗粒数 |
每小区穗数(15㎡) |
每小区产量(g/15㎡) |
平均增产幅度(%) |
一 |
47.20 |
30.54 |
4353.75 |
6278.63 |
-1.19 |
二 |
47.45 |
30.44 |
4050.00 |
5841.38 |
-7.70 |
三 |
46.83 |
30.07 |
4473.75 |
6246.00 |
-2.09 |
四 |
46.95 |
29.86 |
4398.75 |
6132.38 |
-3.19 |
五 |
47.93 |
30.81 |
4458.75 |
6501.38 |
1.58 |
六 |
47.10 |
30.87 |
4402.50 |
6381.00 |
-0.86 |
七 |
47.43 |
30.28 |
4428.75 |
6337.13 |
0.82 |
八 |
48.08 |
32.40 |
4203.75 |
6517.88 |
0.00 |
表四中,由于旱田受到叶锈和白粉病的同时影响,没有达到增产的目的,反而有很多处理有少量减产。
四、总结
4%农抗120水剂和3%多抗霉素WP防治小麦锈病和增产效果试验,经过结果分析得出:4%农抗120水剂和3%多抗霉素WP对小麦锈病没有显著防效;在不受病害影响的前提下,4%农抗120水剂400倍和3%多抗霉素WP 500倍对小麦的产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增产幅度分别达到16.46%和14.64%。
影响本试验的因素有:小麦的种植密度不均;旱田小麦白粉病发生严重,水田目标病害没有发生;人为因素等。故本试验结果仅供参考!